语言的沟通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图片或者图形。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主要手段。利用语言交流信息时,只要参与交流的各方对情境的理解高度一致,所交流的意义就损失得**少。
特别是语言沟通伴随着合适的副语言和其他非语言手段时更能完美地传达信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语言沟通的重点放在说者和听者是怎样合作以及对信息的理解是怎样依赖于沟通情境和社会背景的。
谈话的规则:语言沟通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通常是不成文的共同的默契。谈话规则在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团体和不同职业之间有所差别,但也有一些普遍性的规则。例如:一方讲话时对方应注意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同时只能有一个人讲话;一个人想讲话,必须等别人把话讲完;要注意用词文雅,等等。
在实际的语言沟通中,根据内容和情境的需要,谈话的双方还必须有一些特殊的交谈规则。例如,一个计算机专家给一个外行人介绍计算机知识时,要少用专业术语,而多用通俗性的语言,多打些比喻。
是语言沟通的补充形式,有时也单独使用。非语言符号系统主要包括副语言和视觉符号两大类。视觉符号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运动和姿式、目光接触、人际距离、衣着等,身体接触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非语言符号。 副语言:也称为辅助语言,人们说话的音调、响度、速度、停顿、升调、降调的位置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成为人们理解言语表达内容的线索。这些伴随言语的线索称为副语言。
同一句话加上不同的副语言,就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你想到日本去”这句话,,如果用一种平缓的声音说,可能只是陈述一种事实;如果加重“日本”这个词,则表示说者认为去日本不明智;如果加重“你”这个词,就可能表达对那个人是否能独走他乡的怀疑了。
研究副语言存在的一个困难就是这些线索一般没有固定的意义。人们都清楚“日本”意味着什么,“想去”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伴随他们的副语言的意义,人们的理解可能不一致。对某些人来说,停顿可能意味着强调,对另一些人来说,或许意味着不肯定。研究表明,嗓门高可能意味着兴奋,也可能意味着说谎。
副语言的特定意义依赖于交谈情境以及个人的习惯和特性。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一般是非随意的、自发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在人际沟通中,有时人们有意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以加强沟通效果。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各有其作用,在人际沟通中往往是相互依存和补充的。有时语言沟通的作用大些,有时非语言沟通的作用大些。但近些年,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强调非语言线索的作用。
例如,R.L.伯德威斯特(1970)说,语言在交谈中只表达不超过30~35%的信息。A.朱拉兵(1972)估计,情绪信息只有7%是**语言表达的,55%由视觉符号传递,38%由副语言符号传达。
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情绪信息的表达完全是**视觉通道完成的。 有研究表明,当语言和副语言不一致时,对方主要依赖于副语言信息;当副语言和面部表情不一致时,则主要依赖于面部表情。
有人主张,各种人际交往都是多种线索相互作用的结果。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都很重要,只是由于沟通情境等原因,有时是非语言沟通显得更重要些,有时则是语言沟通显得更重要些。语言更擅长沟通的是信息,而非语言则更善于沟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
课程咨询>>>与我沟通(每天前3名可以获取1000元的内训课 优惠券哦)
电话沟通:18898361497 叶老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