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服装设计培训中心
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考到上海东华大学学习服装设计的张玉晶,毕业后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用自己学到的现代女装设计专业的知识传承和发展布依族服饰事业。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热爱促使她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也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
在玉晶八九岁的时候,母亲从原来的就职单位辞职,凭借着她自学而来的裁缝技艺带上几个姐妹一起做起了时下流行的服装定制生意。对于成长中的玉晶而言,黔西南州每年都会有很多少数民族的独特节日,每逢节日,人们便身着本民族的盛装聚集起来,一起举行庆祝活动。正是因为这些节日盛装的定制需求,母亲开始接触布依族服饰文化,也逐渐获得很多客户的认可,在当地有了一定的信誉,从而带动了玉晶加入其中的脚步。母亲在做定制设计的过程中,玉晶会经常拿出一些方案,站在年轻人的视角,给母亲一些色彩搭配上的建议,或者试着画出几张设计图稿。就在一次次的磨合中,玉晶不断地了解并爱上了布依服饰文化。
东华大学位于繁华的上海,来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她,设计作业迥然于她的同学们,不止于她所熟悉的布依族和苗族元素,还会有其他民族风格的体现,比如非洲风情……非洲风情的体现,使用黄色、橘色系面料,红褐相间的流苏装饰领部,大面积露背上的金属链点缀……人们从对面料质感和颜色选择的偏好、服装廓形的偏好、对装饰细节的搭配感觉等大概可以了解到一个设计师的风格,玉晶也不例外,她就这样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民族风。在准备毕业设计时,她选择了“民族传统手工艺现代应用”这个论题。“它不仅是暂时的一个论题,也是对于民族服饰文化传承有意义的做法。”张玉晶的毕业设计对苗族服饰文化进行了提炼,作品发布时,很多观众对民族服饰文化是接受并且喜爱的。弘扬和发展民族文胡的信念,坚定了她回到黔西南发展的决心。
贵州省第六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黔西南州召开,给张玉晶带来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大会的开幕活动是一场演绎布依族风土民情的大型情景剧,共需要四十几个服装款式的设计。适逢大学二年级假期的玉晶正好参与了这次舞台服装的设计工作,**网络、书籍、实地考察等手段,她了解到黔西南州各个地区的布依族服饰的特点和细节,经过反复的磨合以及与导演的沟通,玉晶圆满地完成了设计工作。也是从这一次活动开始,她与本地的赛事及相关服装活动设计结下了缘分。
> 贵州省第六届旅游发展大会开幕活动上,张玉晶为布依舞蹈“饰韵”设计的舞台服装
玉晶认为,和当地政府以及大型活动主办方的合作,对她此后的设计及民族服饰的传承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作为一名设计师,如何关注活动本身需要表达的内容,在把握好民族服饰不偏离其特征的同时,又增加新的设计创新,这需要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去塑造恰当的服饰形象。专业氛围的熏陶,也是设计师发扬和传承民族服饰的必备素质之一。正是因为有了现代女装设计的经验,使得设计师可以站在一个现代服装设计者的角度去理解布依族服饰,再将她的优点和美提炼,回归到现代服装设计和制作中。
“布依族生息繁衍于我国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是贵州的土著居民之一,古代南方“百越”中的“骆越”与“西瓯”与布依族有着直接的渊源。布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青山绿水,林木丰茂,是传统的稻作民族,其民族服饰也与这样的自然环境与劳作方式契合。” 张玉晶说“布依族的生活环境温度适宜,服装简单轻便,衣袖裤脚宽大,衣服不会过分地紧贴皮肤,也不会显得夸大,面料及染料均为纯天然手工制成,目的是要让服装给身体带来**和谐的感受。手工制作的装饰多在围腰、托肩、衣袖裤脚栏杆等细节之处,并不繁复,跟现代设计理念中的“少即是多”十分贴近,颜色以青、兰、黑、白为主,深浅搭配协调,色调统一。布依族服饰绝妙地体现了一个“度”字,整体给人带来清新、安静、温柔如水的感觉。” 张玉晶还说。
布依服饰的民族特色,是玉晶一直想要保留和发扬的。而在布依族的文化中,有几门重要的手工艺技术,也是设计师在现代化服装设计过程中,巧妙融合并运用其中的。比如,蜡染是布依 族 **具代表 性的一门手工艺技 术,也是西 南地区纺织品手工艺中**具 特色和传承优势的。蓝底白花的蜡染作品一 般 都是清 新亮丽的,而且是棉麻丝毛织物都可以使用。蜡染是需要 “一气呵成”的一门手工艺,熟练创作蜡染的妇女们一 般不会像 现在的服 装设计师一样,使用辅助工具进行草图绘制,而是在脑中构思好即将 创作的大 致图案,直接由图案的中心或一端开始,手持蜡刀,摊开面料,灵巧而有计划地将已经融好的蜡在布面上铺展开来。蜡染的图案 往往是 创作 者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中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进行主观创作的结果,图案平面化、线条化,具有强烈的符号性特征。
“蜡染工艺的植物染和冷染工艺一直以来是保存得相当好的,植物染环保无污染,且对人体皮肤有安抚镇定和消炎杀菌的作用,这也是其被传承下来的原因之一。经过现在工业的发展,蜡染技术通常采用自然蜡与工业蜡的混合物,蜂蜡粘性较强,适合勾勒细致的线条以及细小的点状,石蜡性脆,适合块面以及“冰裂纹”的制作,而两者的混合物,不同的混合比例可以达到不一样的蜡染效果,这些都是蜡染材料改进后在技术上的提高。工艺的改良给制作带来了便捷。还有些工艺在现代社会顽强生存下来,特色如“枫香染”,其防染剂不是蜡,而是枫香油(使用枫香树脂与牛油混合),绘制图案时,使用毛笔在白布上绘制图案,图案连贯大气,是蜡染中比较独特也更具有历史气息的一种技法。” 张玉晶介绍了贵州当地独特的蜡染工艺,这也是她在设计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如何使用这些独特的传统工艺。
> 蓝染工艺品
在玉晶设计的现代化布依族服饰中,还有一项重要工艺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大面积的运用,那就是手织布,亦称为“土布”。其主要原料为棉,经手工织纱、上浆、纺锭、接筘、牵刷、收纱、上织布机、入梭等步骤后方可进行织造。这种传统“土布”正是玉晶设计的服装中**与众不同之处,因为手工织纱粗细不一致,织成布后有纱线粗细不均导致的手感平整度稍差,但这也是手工“土布”透气性强的原因所在,不算平整的表面使得与皮肤的接触由面转换为多个点,增强了散热功能。
当下,随着时代的推移,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务农人数的减少,使得原来为了方便下田卷起和透气的宽大袖口裤口不再成为主要需求,而是需要一个既方便日常行走活动,又能保持布依族服饰基本特点的服装样式。布依服饰风格的变化,在玉晶的设计中有明显的体现。
作为服装设计师的张玉晶希望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装和设计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她说:“近几年,中国的设计行业飞速发展,中国元素也不断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强调中国文化的服饰设计风潮不断涌动,不管是汉民族的新中式设计,满族的宫廷元素,还是各种刺绣技法、织锦、手工印染的穿插应用,都是民族风格现代设计发展欣欣向荣的表现。而布依族服饰既有刺绣、蜡染的具体图案和表现手法,又有手织、盘扣、染整等能够突出服装面料织造工艺的技术,从服装整体形式上来说,有可再创造的款式基础,还有极其全面且丰富的元素可以提供给设计者灵感。”
> 蓝染工艺品
“在服装设计中,单独地突出布依族服饰特点的某一个细节会相对容易,比如贴一块刺绣或借用一个布依族的领子、袖子,仿制一件原生态服装版型,增加一条织锦兰干(花边),都会成为一件设计的点睛之笔。”玉晶补充道。
张玉晶介绍说:“实际上,布依族的服饰从颜色搭配、面料选择、手工艺细节点缀、染织方法等方面来说,跟现代乃至国际服装审美和功能需求已经非常接近。但是从剪裁方法和服装造型这两点上来看,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很多过去流传下来的民族服装剪裁技法,都属于平面化的构造,也就是把人体归结为前后两个平面,服装成品可以很平整地铺于桌面。但现代服装的构造是基于认识人体的立体结构上,前面、侧面、背面、肩突、胸突,肩膀的厚度等,要更加适应人体活动,也要更美观,这就需要采用先进的裁剪缝纫技法。除了现代平面构图裁剪,立体裁剪更有利于做出一件灵动的服装,而布依族的服装造型本身就很流畅,如果能结合现代技法,会使布依服装更加精致和大众化。加上布依族服装手工刺绣、蜡染这类独特的装饰性手工艺,加上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从刺绣的色彩搭配、蜡染的图案构造和大小调整等方面做出创新,遂可在细微之中起到点睛的效果。”张玉晶对布依服饰的传承和发展充满了信心。
几百年来,布依族服饰相较其他少数民族而言,都显得素雅、简单,其搭配的饰物也是恰到好处的。但从十多年到二十年前,这些致力于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人有了“改良”这个想法以后,很多服装设计师和制作者通加法改变了布依族服饰的面貌。在原来的服装造型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刺绣工艺、蜡染工艺,**鲜艳的颜色、夸装的配饰,重新设计布依服饰。而为了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效果,有些设计师用力过猛,几乎改变了布依族服饰展现出来的民族性格,使得布依服饰的温婉、清新的精髓不再。
现在,像张玉晶这样接受了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年轻设计师开始给传统布依服饰做起了减法。为了适应现代服饰的穿着需求,刺绣的色彩搭配由强减弱,染色的程度由深至浅,对图案进行符号化提取。这些创新手段,使改良后的布依服装更适合大众穿上街,穿入日常中。
“当然,布依服饰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方式和手段,重要的是要有传承才有发展。古老的原生态布依族服饰以及手工艺仍应当培养更多的继承人继续传承下去,而市场化的发展则是这种服饰文化和手工文化延续活力的重要保障。”张玉晶**后说。
咨询电话【廖老师】:15850361463
了解更多苏州服装设计培训>>>>苏州服装设计培训
了解更多苏州培训网>>>>苏州培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