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杭州造价工程师 > 培训二级建造师
培训二级建造师
预约试听
培训二级建造师

〖★优路师资★〗


培训二级建造师

内训师资

培训二级建造师


  温馨提示  

更多 [【培训二级建造师】] 资讯、更多优惠活动! 请联系在线客服  或者  
联系电话:17706502967


培训课程(PPP模式运作与实战培训)


模块一

1、当前国家**新PPP相关政策体系及解读;

2、如何正确解读PPP相关新政策?

3、我国现阶段PPP实施的机遇与挑战;

4、西方PPP发展经验与中国实际国情;

5、PPP的主要融资模式;

6、PPP项目融资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7、PPP项目动态股权结构设计与调整;

8、PPP项目融资银行的评审要点解读;

9、PPP项目的融资以及退出;

10、PPP项目融资案例分享;


模块二:

PPP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评估与法律合同(理论篇)

1、PPP项目的价格调整机制与补贴机制;

2、定价机制和调整机制设计与谈判;

3、PPP项目的主要法律文件构成;

4、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阶段的契约安排;

5、PPP项目运营和服务合同核心条款设计;

6、PPP项目风险转移与规避合同条款设计;

7、PPP项目开发的操作流程步聚与改进办法;

8、PPP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步聚及要求;

9、PPP项目案例分析(分析项目的主体结构、融资方式、风险分担方式、合同设计、技术指标、运行管理、退出机制);


模块三

1、PPP项目设立的文件准备和实施流程;

2、PPP项目的评估筛选的过程和环节介绍;

3、PPP项目的可行性与决策报告;

4、PPP项目政府采购要求和企业投标策略;

5、发改委及财政部**新资金投放方向及体量;

6、PPP实操的核心要素分析

7、PPP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

8、PPP项目招投标流程

9、PPP项目采购的步聚和要求

10、PPP项目投标和评标的特点

11、PPP项目运行节点与改进办法

12、PPP操作流程及实际案例解读

13、PPP项目的发起、设立、路演;

14、专家团队针对不同类型 PPP 项目模式设计评价指导;

15、推介并现场对接优质项目及资金;


模块四

1、PPP当前国家**新相关政策体系及解读;


2、PPP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机遇与挑战;

3、PPP项目融资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4、PPP项目开发的操作流程步聚与改进办法;

5、PPP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步聚及要求;

6、PPP项目招投标流程

7、PPP项目运行节点与改进办法

8、PPP操作流程及实际案例解读

9、PPP发改委及财政部**新资金投放方向及体量;

10、PPP操作流程及实际案例解读




  温馨提示  

更多 [【培训二级建造师】] 资讯、更多优惠活动! 请联系在线客服  或者  
联系电话:17706502967


2018消防工程师报名时间咨询专区

培训二级建造师

  温馨提示  

更多 [【培训二级建造师】] 资讯、更多优惠活动! 请联系在线客服  或者  
联系电话:17706502967


?
**常用又容易出错的墙板柱设计规范施工要点
?


剪力墙(纯剪力墙)

1剪力墙截面

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2底部加强区墙厚度

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

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3参数指标

轴压比

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时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此项需在建模阶段控制)。

剪力墙配筋率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水平分布筋**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筋**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剪力墙分布筋布置

1》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分布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4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

轴压比

对于剪力墙结构,底部楼层墙肢截面的轴压比,一级(9度)大于0.1、一级(7、8度)大于0.2、二三级大于0.3时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小于以上情况均设构造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

截面尺寸按照《高规》图7.2.16确定,注意不要按照《抗规》确定截面尺寸,因为《抗规》中构造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比《高规》短;

纵向钢筋配筋率及箍筋直径和间距均按《抗规》表6.4.5-1取用即可,构造边缘构件箍筋无体积配箍率要求。

约束边缘构件

约束构件根据轴压比和所在墙体的类型及长度确定约束边缘构件长度,在结合规范中的图示来确定**终的约束边缘构件截面尺寸;

纵筋配筋量直接PKPM计算结果配筋,**小配筋量结合《抗规》表6.4.5-3确定;

箍筋结合《抗规》表6.4.5-3中,有轴压比查配箍率特征值,进而得出体积配箍率**小值;箍筋间距也查该表。

注  意:

剪力墙墙肢长度不大于墙厚4倍时,应按柱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介于4~8之间时,为短支剪力墙;大于8时为一般剪力墙。

5连梁

截面

跨高比小于5为连梁,不小于5为框梁。(楼面梁不宜支承在连梁上)

连梁配筋时注意

只要一端与剪力墙在同平面内连接即认定为连梁,按连梁构造配筋,箍筋一律加密,上下纵筋配筋梁一样(考虑抗剪)。

一二抗震等级的连梁

当跨高比小于2.5时,应加配斜向交叉钢筋。其构造要求及计算方法详《混凝土》11.7.10~11.7.11。

6其他

底部加强区范围剪力墙结构从地下室顶板算起,范围可取底部两层和总高1/10二者的较大者;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范围从地下室算起,取至转换层以上2层,且不应小于房屋高度的1/10。

墙肢与平面外的梁刚接可沿楼面梁轴线方向设置于梁相连的剪力墙、扶壁柱活在墙内设暗柱。设墙时,墙厚不宜小于梁宽;

设扶壁柱时,截面不应小于梁宽;墙内设暗柱时,截面高度可取墙厚,宽度可取梁宽加2倍墙厚。

暗柱或扶壁柱箍筋直径,一二三级不应小于8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小于纵筋直径的1/4;箍筋间距,一二三级不应大于150mm,四级及非抗震时不应大于200mm。

柱设计

1截面尺寸

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不宜小于35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不宜小于450mm;长宽比不宜大于3。

2柱截面控制指标

剪跨

比宜大于2(可用柱净高除以截面长边来>4来确定,净高指层高减梁高)。

轴压比限值

按《抗规》表6.3.6取用,注意看表下注释;【轴压力设计值除以柱截面积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乘积的比值。】

配筋率

单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

一级框架剪跨比不大于2时,单侧配筋率不应大于1.2%,框架柱和框支柱的全截面配筋率**小按《抗规》表6.3.7-1取值(表中分边柱、中柱、角柱和框支柱来确定配筋率,注意看表下注释),框架柱**大配筋率不应大于5%;

另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较高建筑**小总配筋率增加0.1%;【注意:模型计算值未考虑全截面配筋率是否满足该表中数值,故需要自行核对总**小配筋率】。

箍筋体积配箍率

柱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一级不应小于0.8%,二级不应小于0.6%,三四级不应小于0.4%,计算复核螺旋箍时,箍筋体积应折减0.8;

(实际体积配箍率=100高度范围内不含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除以扣除保护层的混凝土体积; 

根据柱轴压比算出的**小体积配箍率=配箍特征值(查《抗规》表6.3.9)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不小于C35)/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

注  意:

剪跨比不大于2(短柱,易出现在与梯梁连接和框剪结构中的柱中)宜采用复核螺旋箍或者井字箍,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9度一级时不应小于1.5%;

另外框支柱宜采用复核螺旋箍或者井字箍,其**小配箍率特征值应比《抗规》表6.3.9内数值增加0.2,且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5%。

核芯区箍筋

**大间距与**小直径按照《抗规》表6.3.7-2确定,一二三级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率特征值不宜小于0.12、0.10、0.08,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0.4%。

3配筋构造

纵筋

纵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一般纵筋间距不应小于50mm,一二三级及柱截面边长大于400时纵筋间距不宜小于200mm,四级、非抗震一级截面小于400时不宜大于300;

圆柱纵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

箍筋

1》箍筋直径 一级不小于10mm,二三级不小于8mm,四级不小于6mm,柱根(嵌固部位)处不小于8mm;不应小于d/4(d为**大纵筋);

2》加密区箍筋**大间距一级不大于6d、100,二级不大于8d、100,三四级不大于8d、150、柱根100,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不应大于100;

一级框架在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外,**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

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一二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0d,三四级框架柱不应大于15d(d为**小纵筋,此处规范中未说明是**大还是**小,判定为**小);

另外非加密区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加密区的50%;

注  意:

当纵筋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mm,(d为**小纵筋直径),此注意项判定为非加密区箍筋的要求。

加密区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至少每隔一根纵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活拉筋约束;

箍筋加密区范围: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1/6和500mm较大值;底层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剪跨比小于2的柱、框支柱、一二级角柱取全高,注意,三四级角柱没有全高加密要求,但是计算的时候还是要按角柱计算的。

4其它

柱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对于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箍,一级时单侧纵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9度且一级时不应小于1.5%;

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四级框架中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柱的纵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板柱节点计算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9及附录F。

板设计

1截面尺寸

长宽比大于2.0按单向板算,板厚不小于短边长度的1/30,不大于2时按双向板算,板厚不小于短边长度的1/40;商业及屋面板厚一般不宜于120mm;

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不小于180mm,不作为嵌固端时不小于160mm,且地下室顶板不设井字梁活十字梁,直接设大板即可;

异形板按实际情况至少取跨度的1/30,可酌情加厚;

楼梯设计时取梯板经济厚度为跨度的1/28,一般现浇板厚度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1.2。

一般,悬挑板厚度取L/10,L为悬挑板跨度;无梁楼盖**小厚度150mm,现浇空心楼盖**小厚度200mm。

2配筋率

对于单向板垂直于受力筋方向的分布筋**小配筋率为0.15%,受力筋:板作为受弯构件,**小配筋率需满足构造规定(《混凝土规范》表8.5.1),表中此处为0.20%和45ft/fy%中的较大值(表下说明: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500Mpa的钢筋时,**小配筋率允许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双向板两个方向均不得小于0.20和45ft/fy中的较大值;温度应力筋配筋率不得小于0.1%。

3钢筋布置

钢筋间距

当板厚小于150mm时,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板厚大于150mm时,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倍板厚及250mm。

标准层钢筋

可以采用分离式配筋,也可采用双层双向附加钢筋,屋面层钢筋必须采用双侧双向配筋附加钢筋。

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

板厚不小于180mm,配筋需双层双向,配筋率不小于0.25%,混凝土等级不小于C30。

4板配筋计算

计算注意在出现小板大板连接时,进行连扳计算。

PKPM生成施工图

可以用PKPM生成施工图,然后修改,该图中除边界处钢筋长度有问题外,其它基本都可用。配筋时,记得使用范围选数工具。

计算注意检查挠度和裂缝

是否合理,注意设选跳板的话,边界需重新定义。

阳角处增设放射筋。


杭州优路教育

进入机构首页
杭州优路教育

上课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508号天苑大厦807F座

预约试听

倒计时:
11 : 58 : 41
其他试听课程
机构全部课程

学校课程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