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心理辅导发展
(1)向家长宣传“理性”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帮助家长克服溺爱孩子的心理,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保持一致,教育方法要得当,以促进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2)帮助家长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引导家长不强迫孩子去做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事情,重视对孩子进行能力培养。
(3)真诚指导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增强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和检查孩子言行方面的作用;
(4)通过校讯通、微信平台互相反馈孩子的“表现”,加强对幼儿家、园一致性培养的作用,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5)引导家长多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家园一致的良好培养。
少儿心理辅导阶段理论
6~11岁——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行为: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于别人竞争及比较。
若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并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如果你的孩子长大后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那么很可能是在这一阶段你没有很好地满足她/他的需求。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凡事要求完美;经常拖延及耽搁;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少儿心理辅导小技巧
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健康教育”,“幼儿园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因此保护幼儿的健康,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何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是单纯地指不患疾病。即健康不仅涉及人的生理、心理,而且涉及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健康的整体定义。在幼儿园内,很多教师已经明白健康的新概念,并且也知道维护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然而理念上的重视并未化作行动上的体现。在幼教实践中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现象并不少见,她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
少儿心理行为问题
品行障碍
(1)说谎
儿童心理专家李佳臻建议,对于说谎现象,父母与教师不能简单地给予批评指责,而是要了解他为什么要说谎,然后针对他们说谎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给予耐心解释,帮助他们认识不说真话、不承认错误的行为的后果。
(2)偷盗
在教育和纠正儿童偷盗行为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其原因,是作为自我吹嘘的手段?去的别人的注意?不公平感觉的结果?出于好奇心?等等。要针对这些原因来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才会取得效果。
(3)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常见于父母过分宠爱、百依百顺的孩子,也见于缺乏父母关爱或者父母粗暴的孩子。只要通过适当的环境改变与教育措施,儿童的攻击行为是可以转变的。
(4)破坏行为
儿童的破坏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因为敌对情绪引起报复,发泄不愉快情绪,在人们面前炫耀自己“能干”等。首先要找出根源,不要发现有破坏性为就立刻严厉批评或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