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一个西北的朋友在嘲笑其高中补习班同学无知时,举过一个例子,说一道题目问以下哪些地方标志性建筑和地名是一致的,其中有东方明珠与上海、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与香港、央视大楼与北京这样的几个答案。在我朋友看来,这几乎是送分题,但其来自陕北农村的同学却在这道题目上失分了。
来自城市的她觉得不可思议,但我和她说,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人都去过这些地方,都知道这些建筑。然后她接着质疑“哪怕没有去过,电视上总见过吧”,我回答她说,你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所有人家里都有电视,都经常看电视,你那些来自西北偏远贫瘠农村的同学,真的有可能是家里没有电视,或许为了考上大学,付出了你们城市里学生的无数倍精力,很少时间看电视和课外书的。
讲完之后,她也意识到了自己这种嘲笑背后,带着城里人的偏见。绝大多数人的常识,却并不一定所有人的常识。
想到这个,是由于这几天热议的高考作文。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9省使用的全国卷一的作文是:让考生从“共享单车”和“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这些关键词背后,让人看到严重的城市常识对于一些考生无意识的不公。
对于偏远贫困的农村和小县城考生来说,绝大多数的关键词他们可能根本无法体验到,尤其是“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些互联网 的产物,对于甚至连智能手机都没有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不公。还有“广场舞”“空气污染”“中华美食”“高铁”“食品安全”这些城市属性很强的关键词,对于农村考生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隔阂。于是,这些考生也就只剩下“一带一路”、“大熊猫”“长城”“京剧”“美丽乡村”几个关键词可选了,而且**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就是“美丽乡村”了,其他的都只能是“**熟悉的陌生词”。不仅仅可选择的少了,而且就算是可选的,也因为没有切身体验和认识,写就而出的作文**后可能就是不接地气、大话空话的文字游戏。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新问题了,这几年来不断有人指出这个问题,但从实际的结果来看,并没有太多改观,比如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虚拟与现实”,大谈VR(虚拟现实),这是多么明显的出题不公,因为哪怕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对于浙中、浙西、浙南贫困山区那些来自乡村与小县城考生来说,也很可能只有抓瞎了。
我们总是谈城乡差异,但现实中,往往只从城市的视角谈论和实际问题,而忽视了乡村的视角。如果试卷里问“什么时候种小麦、什么时候种水稻”这样的农村常识,估计城里的考生和家长就要炸开锅了。甚至对于同样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学生很难知道水稻种植的常识,南方的农村学生也很难知道小麦种植的常识。出题者对此应该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避免出现造成无意识不公平的试题。
这几年很多人谈论“知识是否还能改变命运”“高考是不是社会重要的上升渠道”等等,普遍认为知识已经很难改变命运了,个人命运、社会上升遭遇了阶层固化。但哪怕就是这些直面公平的议题,其背后的逻辑,也往往是城市视角,可能对于很多农村学生来说,高考依然是他们**的奋斗机会,否则也只能跟随父辈的脚步和命运,进城打工了。
比起很多显著的不公,这种无意识的不公平和隐形的剥夺,才是更可怕的,它让这些不公的受害者,连反对的意见都无法表达。因为至少显著的不公,会遭遇批评然后不断地更正,而无意识的不公平和隐形的剥夺,长期以理所当然的姿态普遍地存在,不断地制造着人为的社会隔阂,这是更严重的不公平。回到高考作文,它必须要去除这种任何的有可能由城乡差异、东西部差距等带来的认知上差异的题目和背景,**大化实行无差别的常识和知识点的考核,才能够让高考这个目前来说**为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更加公平。
更多高考艺考与高中培训资讯:18988787113(马老师)
QQ: 3195861378
微信:18988787113